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2023年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目标、新要求,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敢拼敢抢敢作为,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做出积极贡献,奋勇争当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排头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干净美观”为导向,更加注重精准精深,建设“品位”城市
推动城市“容貌”提升。以“最干净”城市建设为引领,逐步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时段”的城市精细管理体系。2023年度,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力争到“十四五”末,所有重点区域全覆盖。要持续推进市容环境整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卫生问题;要积极推动废旧汽车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清理城市道路、公园广场、背街后巷等范围停放影响市容环境的废弃汽车,力争2023年6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
推动道路“形态”提升。积极对接城市双修规划,结合城市更新和街区功能修复,开展城市主干道两侧立面改造,对沿街商户门头店招、建筑立面、道路绿化、人行道面砖进行美化亮化。2023年计划推进昭亭路、状元路等城市主干道绿化提升。强化对管养公司考核,提高精细化管理养护水平,加强对城市道路、桥梁、照明等市政设施的预防性养护,健全完善市政设施全生命周期养护机制。
推动环卫“管理”提升。加快推进市本级环卫市场化改革,按照“市级统筹、区级主导、市场化运作”总体要求,以区为主体,分步有序推动改革落地,不断提升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率。
各地要紧紧围绕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三个环节,对表对标,补短板,全面消除垃圾露天堆放、消灭城市卫生死角,确保垃圾前端收集无盲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垃圾转运站场内水气直排,杜绝运输途中抛撒,确保垃圾中端转运无隐患;要严格执行渗滤液处置规范,确保达标排放。各县市现有渗滤液处置设施能力明显不足的,年内要全部完成提标改造。
推动园林“品位”提升。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规范化、精细化程度。高标准完成公园广场功能织补工程。开展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实施夜景亮化,提升城市亮化水平。创新推动“文化公园”建设,提升公园景点人文观赏价值,彰显山水诗乡特色气质。根据省对市考核(包括县市区)内容,持续巩固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成果,2023年全市要新增、改造提升城镇园林绿地面积174.3公顷,新建绿道103.1公里,新增街头绿地(游园)及口袋公园22个。
(二)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更加注重为民便民,建设“宜居”城市
建设“市民满意水气网”。完成麦芽厂宿舍、电视台宿舍等10余个小区的天然气改造项目。继续推进智慧水务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在原有的二次供水智慧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报装等业务统一纳入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信息进一步创新全过程管理,提高城市供水运营管理质量。继续推进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用科学管理促进自来水漏损率有效降低,改善老旧小区居民水质水压。2023年,全市要完成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29.8公里,更新改造老化的城市供水管道65.77公里,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3座。
构建“市民舒心如厕圈”。持续推进城市公厕规划建设,在设计标准和施工档次上下功夫,建设一批高标准公厕。要持续推进市区城市公厕提升改造行动,结合实际,通过“建一批、改一批”方式,对老城老区老旧公厕实施提升改造。2022年,市本级新建城市公厕5座,改造提升5座。要巩固市区公厕提升成果,市本级要率先对市区现有40座环卫直管公厕实施管理提档,打造“宣城样板”。
编制“市民无忧停车图”。编制《宣城市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0)》。加快推进大坝塘、陵西路停车场项目建设,牵头推进市本级7个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任务。2023年,全市新增城市停车泊位37000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6600个。具体任务,市本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1800个,广德、宁国不少于1000个,郎溪、泾县不少于800个,绩溪、旌德不少于600个。要加速实施智慧停车平台项目建设,督促市城建集团推进共享利用,逐步推进市区道路收费管理,实现无感收费,提升泊位综合使用效益。
打造“市民城管服务站”。组织开展城管进小区活动,厘清小区执法管理职能和执法事项清单,建立健全社区城管联系工作机制,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参与,服务面对面,深入小区解决市民“身边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三)以“低碳清洁”为遵循,更加注重疏通疏导,建设“绿色”城市
开展生态环境治污“攻坚”行动。谋划敬亭圩污水处理厂“中水再利用”暨周边环境治理改造工程,加快推动城市污泥处置BOT特许经营项目落地。年底前,宣州区、广德市、泾县、绩溪县等4座垃圾填埋场完成封场修复。2023年,建成宁国市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宣城市敬亭圩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一阶段投产运行。加快推进宣城市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完成14个合流制小区雨污分流改造、200个分流制小区及750公里市政道路污水管网整治修复。
要集中力量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6月底前,宣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场要在落实防扬尘措施和设备的基础上,确保稳定正常运行;12月底前,旌德县旌阳镇紫云府旁小河沟区域等10个污水处理点位问题要全部销号。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杜绝销号问题反弹及发生二次污染,确保整改任务按期“见底清零”。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扩面”行动。按照国家和省要求,结合宣城实际,优化引导方式,培养市民文明习惯,提高垃圾分类覆盖面,完成目标任务。一是广泛宣传贯彻《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建设垃圾分类文化中心、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等一批宣教基地。二是要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全过程管理。2023年,市本级要在4个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基础上,建成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处,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拓面。至2025年,市本级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县级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开展“三车”治理“提质”行动。持续开展“三车”运输秩序集中整治,组织实施建筑垃圾存量排查整治。组织编制《宣城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二期建设。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启动实施市区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全面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开展查违控违“清零”行动。纵深推进拆违控违工作,加大违建打击力度,应拆尽拆,继续保持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存量违建负增长。
(四)以“安全高效”为要求,更加注重治源治本,建设“韧性”城市
强化城市水气供应保障。建成运行宣城市城市供水设施完善工程。启动水源保护区上移和东部水厂建设前期论证,完善城市供水设施布局。完成玉山取水口坝维修工程,提升设施抗灾能力。加强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完善水源保障联动机制,强化水源地保护。督促天然气企业落实应急调峰储备能力建设责任,确保稳定供应。2023年,要加快推进宣城开盛水务有限公司水厂扩建工程、广德市第二自来水厂等7座水厂建设。
强化城市内涝系统治理。落实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方案,加快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按照建立“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滞削峰,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要求,定期检查排涝泵站、涵闸等设施设备管护责任落实情况。深入开展城市内涝点排查整治,严格落实防洪排涝职责。
强化行业风险隐患排查。要守好底线,对标高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加强城市户外广告、供排水、供气、道路、桥梁、窨井盖、公园广场、垃圾处理等各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要持续开展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和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专项行动,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要聚焦燃气经营、餐饮等公共场所,老旧小区、燃气工程、燃气管道设施、燃气器具等六个方面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改,到2023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餐饮用气等单位燃气报警装置安装;要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加强预警,加强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和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切实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五)以“科技赋能”为抓手,更加注重智能智慧,建设“智慧”城市
加快搭建城市“运管服”平台。按照住建部技术规范,5月底前,建成试运行市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建设“指挥协调、公众服务、安全监测”等7个子系统的平台基础框架,整合升级原有数字城管系统。完成市本级数据普查及网格划分数据更新。接入城市生命线、12345热线平台、智慧停车、智慧路灯等数据资源。建设智慧执法、视频智能分析等行业运用。实现“出店经营、违法违建、工地噪声检测”等信息化管理。
分步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督促承建方加快施工进度,完成系统优化,配套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尽快整体调试,确保高效运行。2023年,按照市级统筹的原则,及时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要按时完成项目前期及招投标工作,率先推进城区燃气、桥梁等系统建设任务,推动应用场景逐步拓展至燃气用户端、窨井盖、水环境等领域,密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网络。
(六)以“效能提升”为导向,更加注重行风政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工作效能。建立城管委会议调度、议事协调机制,加强牵头抓总职能,强化城市管理宏观指导、监督检查职责,协同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构建有效化解信访矛盾问题的制度化、规范化机制,持续优化“12345”热线办理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持续改进作风。严格落实“一改两为”,持续开展“五比五评”活动和民主评议机关效能建设,激发干部“敢拼敢抢敢作为”的干事创业活力。巩固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以真抓实干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要聚焦综合执法和监督管理职能,转变执法工作思维,更加注重因势利导,规范文明执法。要深化“721”工作法,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推行柔性执法,推出免罚清单,充分发挥执法工作的引导规范作用。
强化牵头作用。充分发挥获得水气指标长单位牵头推动作用,推进用水用气申请报装、故障报修、过户销户等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一屏通办”;优化用水用气报装前置服务,完善提前介入项目机制,规范现场勘察、设计和外线工程施工等全过程管理;要全面清理规范收费行为,严格落实建筑区划红线外用户水电气接入“零负担”要求;要加强协作,提前介入,完善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机制,缩短水气外线工程审批时限,加快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再造,奋力推动营商环境各项指标争先进位。
(七)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更加注重基层基础,打造“零距离”城管
强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指示批示落到实处。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服务大局中找准城管方位、展现城管作为。
强化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细则,持续纠治“四风”。坚持严的主基调,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确保权利公开规范运行,永葆勤政廉政的政治本色。
强化法治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细化操作要求,规范执法流程,强化督导考核,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注重执法能力提升,加强培训学习,加大案卷评查力度,确保执法办案“人人过关”。建立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制,探索行政执法检查整合,提升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