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23 14:49
来源:宣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九三学社宣城市基层委:
首先感谢您们对住建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宣城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
一、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宣城市共有中国传统村落85个,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国第22位,省级传统村落117个,位居全省第二位,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3个,系全国唯一拥有三个示范县的地级市,示范县共计获得1.6亿中央资金支持。我市“民居变民宿”等3种活化利用模式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首批“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示范案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绩溪县上庄镇、瀛洲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名单。
二、提案落实情况
(一)统筹谋划引领,形成工作合力
5月24日,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宣城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意见》(宣政办秘〔2024〕22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实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工程、传统村落风貌提升工程、传统建筑修缮活化工程等六大工程,推进彰显山水徽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同时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系统规划编制,重塑乡村风貌
开展《宣城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规划、传统村落保护方案(规划)等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对全市传统村落进行系统评估,划定保护红线、确立发展定位、规划功能片区和发展路径。目前专项规划已对接3轮专题汇报,完成中期成果稿编制,绩溪、泾县分别完成示范县规划编制并批复实施,旌德已启动示范县规划编制项目招标,100余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案)将在2024年底全部完成编制。
(三)强化示范建设,形成特色名片
持续推进绩溪、泾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泾县已全面启动示范县实体项目建设,打造以“查济、黄田、章渡、奎峰、九峰、马头、小岭”7个村为引领的传统村落示范样板。绩溪已完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一期、二期项目建设,覆盖县域31个传统村落,以上庄村、仁里村为重点,打造“水墨徽州·一品上庄”“仁里仁居”传统村落名片。2024年3月,绩溪县上庄镇、瀛洲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入选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此次全省仅3个城市获得此荣誉,我市也是首次获得该项殊荣。
深化农文旅融合,助力产业发展
谋划一批传统村落精品示范村项目,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精品村,2023年以来谋划传统村落精品示范村生态农业、大地景观、田园综合体等136个项目落地,覆盖9个传统村落,共计9.3亿元;建设一批连点成线的文化旅游线路,依托古道、古建筑,完善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打造“皖南川藏线”等 10 条森林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光明生态园、胡开文徽墨文化园等一批青少年研学游基地,打造“红色景点线路”“跟着李白游宣城”等精品旅游线路,串联龙川,查济,桃花潭等核心传统村落景区;加强传统村落非遗项目的挖掘收集、登记造册,用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资源,活化利用作为村史馆、乡贤馆、手工艺传承基地,2020年以来,连续举办四届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多样化、集中展示皖南木雕、皖南剪纸、徽剧等特色产品和技艺。
坚持共同缔造,画出最大“同心圆”
以绩溪、泾县示范县为重点,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其中绩溪上庄村引进安徽出版集团参与业态运营,仁里村引进徽风百里旅发公司和浙江浦江廿里参与村落运营,查济村由泾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打造写生基地品牌,已吸引80个艺术类高等院校挂牌研学基地;积极支持村中能人经营民宿、农家乐、民俗文创作坊,培育“非遗传承人”335人、农村建筑工匠1000余人,评选乡土技能“新秀”“名人”“能手”199名;充分发挥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主动性,探索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如成立厚岸村古民居文保协会、查济村文保协会、古建筑保护协会等以村民为主体的基层自治组织,负责日常文物保护巡查,古祠堂保护管理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规划统筹。在宣城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和绩溪、泾县、旌德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基础上,加快单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规划体系。
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做好绩溪县、泾县、旌德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项目,实现县域传统村落资源规模化、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发展,提炼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是加强产业发展。做强产业载体,大力培育徽派古建产业集团、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和省级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村落文化主题活动、宣传展示活动,大力宣传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成效,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宣城传统村落知名度、美誉度。
五是积极筹措资金。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继续向上争取各项奖补资金,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向传统村落倾斜,加大金融供给,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最后,再次感谢并希望您们继续关心和支持住建工作,欢迎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依申请公开
联 系 人:鲁梦 联系电话:15555229766
2024年8月23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