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农业农村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895T/202410-00017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名称: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宣农办〔2024〕47 号
发布日期: 2024-10-18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895T/202410-00017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名称: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宣农办〔2024〕47 号
发布日期: 2024-10-18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18 10:53 来源: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陈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鼓励农业专家、科技人才下沉到乡村基层。

为推动技术和人才下基层,市农业农村部门一是强化示范推广2023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推介发布了15项农业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和81项主推技术,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以及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通过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开展培训观摩等多种方式,使我市农业主推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田到位率均超95%。全市遴选出1059名技术指导员开展包村联户,示范推广农业主推技术;二是聚焦特色产业,打造示范基地。2023年全市聚焦茶叶、粮油、中药材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共建设了40个长期稳定的基层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其中国家基地1个、省级基地5个、县级基地34个,新建基地17个。所有基地均规范管理,全部签订基地建设协议,统一竖立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标牌。2023年,全市各基地共开展了160余项实用先进技术试验示范,举办培训观摩会183场,基地组织培训农技人员、种植大户、社会团体等9032人次。重点示范展示杂交水稻野香优油丝等品种,试验示范油菜无人机飞防技术、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等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打造了我市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示范平台,提升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和科技贡献率。

2024年市农业农村部门进一步加大技术和人才下基层力度,一是推介发布农业主推技术36项、粮油作物主导品种40个,遴选出1062名技术指导员开展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通过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等不同阶段技术指导,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印发《宣城市农业农村局“点单式”专家下基层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工作机制,整合全市农业农村领域专家力量,组织专家人才入乡进村开展政策讲解、实地指导、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服务,着力解决基层“点单式”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二、关于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建立示范基地。

市县农业农村部门一是结合本地需求,推进“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如宣州区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产学合作项目,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通过与中国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团队长期稳定开展“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依托、企业载体、市场导向”的运行机制,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成功探索出“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新模式,该模式稳粮增收,比传统的稻田+小龙虾混养模式亩均增收4000元,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渔业十五项主推技术;二是建立示范基地,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如宁国市围绕家禽转型升级、稻鱼综合种养、宁前胡种植、农机装备技术、粮油高效绿色种植应用,成立了5个农业名家工作室,构建“专家组(工作室)+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加快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绩溪县以历久长毛兔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推动建立了黄兔产业示范基地(绩溪县),开展家兔育种与健康养殖(家兔)科技示范,并承担完成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任务。

三、关于开展农机机械作业补贴。加大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

2023年我市在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泾县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主要开展各项农业机械作业补贴,项目任务合计20.1万亩,共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864万元,支持150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农业生产托管进一步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的生产带动模式。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效益,提升了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了小农户粮食种植成本。以统防统治为例,2023年全市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729.3万亩次,覆盖率达53.3%,统防统治区较非统防区平均亩减少用药1-2次,节约用药量30%,节约防治成本35%。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三中心两基地”建设,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全年共完成建设10个育秧中心、10个烘干中心、4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1个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0个育秧中心建设投入资金合计约700万元,当年完成机插秧面积 2.85万亩。10个烘干中心总建设投入资金达到1290万元,拥有循环式烘干机38台,连续式烘干机25台,烘干机批处理量总和达到1450吨,能服务带动周边小农户约2300户。4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38万元,建设库棚面积达到4千平米,共拥有各类机械50台(套),作业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托管面积约2千亩,带动服务小农户约490户。

2024年我市将继续积极争取社会化服务项目,推动机械作业补贴。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健全农业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优良。

四、关于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在使用农业新技术、新设备上给予政策支持。在采购农业大型设备、大型加工机器等上给予金融政策支持。

保障我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在使用农业新技术、新设备上的需求,我市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增”行动,积极推进农机研制补短板。通过认真梳理本地农业生产需求,列出农机研制清单,鼓励、引导本地农机企业开展农机补短板机械研制工作。2023年我市完成了永磁变频水车式增氧机、茶叶发酵机、手扶自走式茶园台刈机等3项新型农机装备推广应用项目,促进我市丘陵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发展;二是结合购机补贴政策实施,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补贴范围或者补贴额调整建议,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提出的生物质颗粒机、茶叶运输机、轨道运输车、茶叶揉捻机组等均已被省级采纳,进入安徽省补贴范围,解决了我市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或者农户的购机补贴需求

今后我市将继续注重吸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的建议意见,及时向省级部门提出新设备补贴建议,以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

下一步,我市充分利用好2024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机作业补助力度规范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强化示范带动作用,以科技强农为引导,以机械强农为支撑,切实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衷心感谢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办复类别:A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系人:江涛          联系电话:3019210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4729